文物修复师刘博:修复的不仅是文物,更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在文物修复工作室的光影中,一件曾经面目全非的宋代磁州窑线条壶正经历着一场惊人的蜕变。它的底色为深邃的黑色,线条鲜明突起,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即将重新奏响。这壶曾是历史岁月下的牺牲品,如今却焕发出崭新的光芒。修复前,这件文物已经彻底破碎成几块残片,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曾经的细节和光泽似乎在岁月的沉淀中消失殆尽,变成了一份无法挽回的遗憾。然而,在修复师刘博的巧手和匠心下,它再次获得重生。

图片7.png

  修复前

图片8.png

  修复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物修复的过程是一个无法触及的领域。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微小的操作和专业的工具,更难以想象一个破碎的瓷片是如何重新拼凑、上色、恢复光泽的。修复师的手艺在他们眼中是一种魔法,一种可以唤醒古物生命的神秘力量。本次,我们特别专访邀请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修复师刘博,听他为我们讲述文物修复的奇妙旅程。

刘博,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修复师。工作十几年间,参与无数个文物修复项目,其中涉及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项目,北大博物馆藏品文物修复项目,圆明园出土文物大型公益修复活动,天津海河文化古陶瓷文化与传承——文物保护与修复项目,北京的博物馆珍贵文物修复及众多海外艺术家的艺术修复项目等。

谈到这件文物的修复,刘博娓娓道来。首先,他用精巧的手法,将这些残片一一拼凑,如同一个拼图,逐渐还原出磁州窑线条壶的原貌。然后,他巧妙地运用瓷料和颜料,重新赋予壶深邃的黑色底色。这个底色仿佛是黑夜的宁静,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打下了基础。接着,他开始着手修复壶身的鲜明线条。他选用了恰到好处的瓷料,一点一点地将线条填充。在我们听来那仿佛是在为壶身注入生命的精华。这些线条,曾经是瓷窑工匠的智慧结晶,如今在刘博的手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最后,刘博娴熟地运用调色技巧,为瓷壶赋予了细腻的光泽感。在光的照射下,瓷壶散发出微妙的变化,光芒在其表面流转,宛如一颗宝石在光影中闪烁。这种光泽,如同岁月的润泽,让瓷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修复后的磁州窑线条壶,焕然一新,宛如从时光的尘埃中归来。它的色彩、光泽、细节与价值,都得到了完美恢复。然而,它不仅仅是一个物体的修复,更是对于历史的致敬,对于工匠智慧的传承。文物磁州窑线条壶将承载着时光的记忆,继续见证历史。

图片9.png

  刘博

  刘博从小受历史与艺术氛围熏陶,很早就确定了要做一名文物修复师的理想。经过不断努力,他成功考入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天津美术学院。在大学期间,他学习古今到中外各个时期不同的纹饰,同时手绘各类题材的作品。在完整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和手绘实践的学习过程中,他更加深了各朝代的历史理解与工艺操作技能,这为之后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埋下了良好的伏笔。

目前已从事文物修复十余年的刘博,仍谦虚的表示文物修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精进的艺术。他深知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更好地呈现文物的原貌和历史内涵。为了加强自己的修复手艺,刘博积极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和研讨会。他认为,与同行的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这些专业场合,他可以听取其他修复师的经验分享,了解最新的修复技术和材料。2015年与2016年间,他先后参加来中国(上海)文物保护文化与传承研讨会——古陶瓷文化保护及研究报告,以及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文保技术学术研讨会。通过与其他领域专家的互动,他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到了更多不同文物修复的方法和理念。此外,刘博也经常深入研究历史和文物相关的文献资料。他阅读各种历史书籍,深入了解文物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他认为,只有了解文物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把握修复的方向和原则。因此,他经常泡在图书馆、博物馆和学术机构寻找文献资料,以便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图片10.png
  刘博的学习之路也包括了文物修复项目的实践与复盘。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实际操作,他会仔细观察每一个文物的特点,钻研每一处损伤的原因。在修复完成后,他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寻找改进之处,不断提高修复的质量和效率。在记者看来,刘博不仅仅是一名文物修复师,更是一位对历史和文化充满热爱的传承者。他深知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承给更多青年的重要性。因此,他定期在高校举办文物修复讲座,与学生们分享他多年来的修复经验与深刻理解。这些讲座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文化和历史的教育。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亲身经历,刘博激发了学生们对文物修复的兴趣,启发了他们对历史的热爱。他相信,年轻一代的加入将为文物修复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让历史的传承更加绚烂。

图片11.png

  高校讲座

  在文物修复的道路上,刘博是一位历史的传承者,他用心灵和智慧,将逝去的时光重新串联,让历史的每一个片段都在今天绽放。他深知,修复不仅仅是修补物品,更是连接人与人、人与历史的纽带。他的理解与洞察,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对文物修复行业的热爱和致敬。正如他所说:“在修复的过程中,我们修复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历史的记忆,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撰稿人:张海涛)

免责声明:本页相关内容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此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10日 上午9:31
下一篇 2019年12月10日 上午9: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