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工业互联网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决赛答辩在深圳市宝安区举行。“赋能制造因你而耀”,该项赛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天池平台共同主办。
立足数据创新应用,本次大赛答辩评审团由来自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航天科工工业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阿里云、华为、百度、宁德时代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的20位专家组成。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决赛参赛选手中,除了大部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专业的人才,还有很多选手来自能源科技、人工智能等其他领域,这让本次大赛变得更加复合、多元。

在本次大赛中,在液晶面板赛道获得三等奖的优秀选手王振涛,主要从事风控领域的一些算法研究工作。谈及本次大赛的参会感受,王振涛表示,他在这里还认识了很多大神级别的行业资深人士;主办方和赛事方安排的食宿安排无论是体验还是时间上安排地非常好,可以很好地促进了来自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参赛选手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赛后地交流参会也看到很多专家评委和选手们交流,作为一个“参赛小白”来说,方方面面的总体体验非常棒。

谈及参加比赛的感受,他强调,第六届工业互联网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一方面提升了他的数学模型机器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他对工业互联网的了解。他表示,其他选手通过建模预测展现的技术能力和成果令他非常惊讶,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很好地学习一下。
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创新
荟萃于本次比赛中的人工智能领域精英选手也不在少数。
大赛参赛选手谢玲泽因为热爱数据赛事,创立了一个用于分享比赛经验的公众号。从大一开始到现在,他已经打了5年多的比赛,从小白阶段一直到现在经常在比赛里取得很好的名次。
在本次比赛中,谢玲泽选择了“化工行业工业生产反应装置的建模预测”赛题。他表示,他所在的化工赛道对个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它限制了必须使用统计学习的模型,这是他6年比赛当中第一次遇见使用AR(统计机理)系列的模型,所以在此次大赛当中,他收获颇丰。

“现在人工智能落地在工业赛道上面有一个很大困难,就是人工智能的算法工程师的工资特别高,研发成本特别大,所以说它在工业这种环境中其实是不适配的,以我们的经验来讲,一个简洁、方便、成本低的开发方案是最合适的。”陈文涛坦言。
经过和专家评委的交流,陈文涛对于人工智能落地工业互联网有了新的看法。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工业互联网场景,首先,一定要有研究这个行业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其次,落地方案一定要足够的简洁。他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方案现在的变化很快,因为有不同的技术应用出现更新迭代,如果每一种技术要开发一个很复杂的技术方案的话并不合适。
展望下一届比赛,陈文涛表示,希望第七届的选手可以在解读赛题上面更结合现实实际场景,用一个“能指导实际工作”的思路去进行赛题的研发和竞赛的准备。
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卫豪才表示,选择参加本次大赛是因为赛题设置与他们团队的研究方向比较契合。他们团队对工业数据处理很感兴趣,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场景中,非常有趣。
“得知比赛现场的评委有一位是来自自己学校的老师,开始还考虑到这位老师会对答辩有一些影响。但是最后主持人说,因为他们是同一所学校的,根据赛事原则,相关老师进行了回避,并未参与答辩。”他笑着说:“所以比赛还是挺公平公正的,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跟这位老师在工业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些碰撞和思考,我觉得很有意义。”
依托本项大赛,越来越多的能源科技、人工智能等复合型、交叉型人才正在涌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领域,加速该领域创新迭代。同时,高质量的人才聚集,高频互动,正致力于为面临技术难题的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相关内容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此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