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亲子
-
他们在“云端”起舞
受疫情影响,展览、演出无法与观众见面,但博物馆、文艺院团在“云端”探索出了许多新方式。“云游览”“云练功”等屏幕间的交流互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云端”的尝试也让他们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自身“能见度”,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展、观演体验,也为今后发展积累更多经验。
-
“云录制”的生命力在内容创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电视成为很多人居家生活的精神陪伴。一些电视节目积极探索迅捷高效、具有在场陪伴感的方式,通过“云录制”“云演播”等举措,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和满足感,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凝心聚力。
-
疫情之下,艺考如何按下“重启键”
疫情之下,艺考如何按下“重启键” 光明日报记者唐芊尔陈鹏
因为艺考时间一再推迟,专业课复习要一直进行,文化课学习也不敢耽误 -
非遗公开课温暖了宅家生活
疫情尚未结束,人们宅在家中的日子也已近两个月。至今,非遗公开课已邀请到影子太极、梅花桩拳小架、形意拳、吴氏太极等多种武术课程,吸引不少青年观众宅家习武。网上非遗公开课的创意,最初是因有感于北京非遗传承人在面对疫情时的自发行为。
-
京昆“开麦”直播,短视频战疫后再谱“破阵曲”
三两分钟的小视频不过瘾,上海戏曲人近日纷纷开启一两个小时的直播。更多长期直播规划已经展开:上海淮剧团计划于今天开启每周教学计划;而更早一点,昆曲演员张军已经坚持每晚直播近一个月。美不胜收的身段唱腔之外,戏曲幕后“冷知识”也借直播边走边逛的“云游”浮出水面。
-
敦煌院长赵声良:运用腾讯技术,在家就可以“云游敦煌”
文物数字化、“数字敦煌”项目建设、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汇集,正是我们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敦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西汉以来,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长期在敦煌传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
原生态纪录片展示河南农村抗疫鲜活图景
乡村医生透过门缝给隔离户送体温表,村头大喇叭用方言播送疫情提醒,几个孩童自制简陋的旗杆举行升国旗仪式……一部全程用手机拍摄的16分钟纪录片,展示了一个距离武汉700公里的普通河南村庄的抗疫图景,近日在网上广为传播。
-
“云展映”让观众收获满满仪式感
足不出户也能和观众一起同步看电影,甚至可以直接向电影导演提问。疫情期间,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以下简称“首艺联”)推出的云展映活动,不仅让观众收获了满满的观影仪式感,还通过与主创互动等方式传播电影艺术、丰富观演体验。
-
《安家》:呈现人间百态 传递人性温情
《安家》:呈现人间百态传递人性温情 作者:李胜利(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中国人一直对房子有种执念,认为有了房子便有了家 -
“云练功”成效如何?复工首先考“内功”
谁也没想到,文艺人“复工”面对的首个项目便是考试。除了侧重基本功、编导等“硬技术”,考验表达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的视频展示也成为歌剧团艺术家的“必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