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获诺奖意味着什么?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句话原本是网民们用来自我调侃的俗话,在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量子纠缠”之后,科学界和网友们都非常兴奋,一时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甚至能看到很多完全相反的言论,其中最火的宣传文案标题是:爱因斯坦错了!上帝也掷骰子;有些说量子纠缠证明了因果,另一部分则说量子纠缠证明了果决定因,因果不存在;还有说量子纠缠证明了“当一个人在想你的时候,对方其实也在想你”,还有更多的人认为量子纠缠就是我们华夏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周易阴阳理论。

其实目前西方科学只是在实验中看到了量子纠缠的一些随机性,并没有证实这个世界是随机的,爱因斯坦也是支持量子理论的,只是他并不认为量子纠缠存在超距作用,我们目前认为的随机只是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善,所以你一定要问上帝掷不掷骰子?那么物理学界的学者们只会这样告诉你,你可以永远认为上帝是不掷骰子的,因为我们在科学的知识储备道路上,可能永远都不够完善,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挖掘。

因为在量子纠缠的实验中提到了两个粒子之间无论相隔多远,它们之间存在信息同步现象,这非常像我们日常说的“心灵感应”,玄学是科学的尽头,或许西方科学家完全可以借鉴一下我们中国的古代玄学,任何历经风雨而不被时代所淘汰的,必定是有可取之处,说不定玄学中的那些规律只是量子纠缠和暗物质的另一种说法罢了。当然也还是有很多科学家真的如此行动了。

比如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同时是跨学科探究的黑洞揭秘者罗杰·彭罗斯曾提出过:我们的大脑究竟是不是一台“量子计算机”?这是彭罗斯与哈梅罗夫提出的一种量子意识理论,它假定意识起源于神经元内部的量子水平,而不是传统的观点,即传统认为只是神经元之间联系的产物。该理论机制被认为是称为客观还原的量子过程机制,由称为微管的细胞结构的编配而成,由此可以回答意识的难题,并提供一种自由意志的机制。该假说于1990年代初提出,结合了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药理学、哲学、量子信息论、量子引力等学科方法,彭罗斯在采访中将此称为“新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的朱清时院士曾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科学家努力攀登到了科学的顶峰,却发现佛祖正在那里等他!”朱清时院士主要成就在于分子振动、激光光谱和单分子化学方面的研究,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院士。

台大校长李嗣涔,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并在台大电机系开设“人体潜能专题”课程。通过多年实验研究,其科研团队证实了在人类所处的时空之外,还有所谓“信息场”的存在,也就是俗称的“灵界”。

中国诺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过:你要问我是否有上帝,我会跟你说是有的,但你要说是人形的,那可能没有。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曾说:引用牛顿力学只要我们知道出发点和出发时的力度,就能计算出抛物线会经过哪里和下降的点,那么为什么人的命运不可以?

诸位科学家给了我们在“量子纠缠”的理论上很大的启发,只是他们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有些理论却被主流科学家所不认可,被认为是“迷信”、“伪科学”和“堕落”。那到底量子纠缠是否能和玄学扯上关系,我们一言堂似乎很难决断,只有真正看得透玄学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科学与玄学的关系

我们特此寻访了多位玄学研究者,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最严谨的答案,本期我们找到的是非遗国学“紫微斗数”的传承人古拉莓尔老师。

 

古拉莓尔,古拉派紫微斗数创始人,量子命理学说和量子命理解梦研究学者,曾在湖南卫视广电集团从事策划工作。

古拉老师说,量子纠缠的叠加态和“薛定谔的猫”实验与她从紫微斗数中看到的规律如出一辙,因为几百年的国学传承中“命运”逐渐被神话了,只有结果而失去了算法,所以才变成迷信,古拉莓尔研究紫微斗数十七余年,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更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命理解析公式,它的基础来源于紫微斗数的各个派别,但是又比各派系的计算方式更为严谨,真正做到了紫微斗数的“数”。

古拉老师说,紫微斗数原本就是古代占星学,为什么用星斗来占卜人的命运?这可靠吗?其实源于月亮以及其它恒星的周期与人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不仅是与四季、潮汐、作息、人的情绪意识还有女性月事、生育等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紫微斗数“紫”指无限大,“微”指无限小,“斗”指星斗,“数”指的“数学”,也就是说实际上紫微斗数就是星斗的数学,而并不是传统派系中只取用其中一部分来解答,古拉老师认为命理是看不到比例的,且也许你认为的模棱两可,只是因为命理只能看到固定的“象”,只是这个象不在人类常规的某一个定义中,所以很难被人发现规律,看起来的随机,但它实际却是固定的,这个象实际上就是量子纠缠,所以为什么同一个小时出生的十几万人会有那么不同的人生,不是命理不准,只是因为量子纠缠不仅比例大小可调节,还具有一个固定范围内的随机性,如果命理的算法和西医一样严谨的话,也能同样预测你的病什么时候能好,或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象的同时性=粒子同时在多个地方存在)和副作用(象的转移=粒子具有固定范围内的随机性)。

在量子纠缠还未证实之前,古拉老师个人撰写的书中是以“能量纠缠”来解释,能量是固定的盲盒,就像薛定谔的猫,在未观测之前,它的状态具有随机性和多向性,可能生可能死,也可能半生不死,而选择打开的时间很重要,因为只要打开就触发了量子纠缠,以前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支持解释星座、命理的准确率:为什么一个人的出生时间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喜好,还有各种意识?而量子纠缠就充分圆满了这个逻辑,出生时链接上的量子纠缠决定了你一生会和哪些同频的人事物相互吸引,我们从科学研究中不难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卵子和精子结合的一瞬间能产生一道光,还有人快要结束生命体征时看到的一束光,他们或许就是量子纠缠产生链接时的反应,量子纠缠产生后,这些同频的粒子之间不需要传递信息,他们就能感应到彼此,比如双胞胎、母子之间的感应,还有只要你研究身边人的紫微斗数星盘就会发现,亲人还有相互吸引的朋友和爱人,你们的星盘组合会惊人的相似,且能够对应上关系位置的宫位,比如朋友就是命迁是对方的兄友,但陌生人的盘,大概率你们的星曜组合相差比较大。

实际上一个人的意识就基本上决定了命运,就像玩游戏系统只有几条路线,而你的喜好一定会倾向于选择哪一个选项一样,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果,只是过程具有看似的随机性。

古拉老师并不认为量子纠缠证明了这个世界是随机的,上帝本来就不掷骰子,目前的西方科学只是看到了量子纠缠很小的其中一部分,用中国的传统玄学来看那就是冰山一角而已,盲盒里的东西当然是随机的,但是什么时候出现盲盒和盲盒会出现在哪些地方,一整个范围是固定的,即使它们内部具有随机性。

可能还会有很多人对刚开始提到的“量子命理解梦”比较感兴趣,这到底是什么呢?

关于梦的研究,古拉派紫微斗数有一个绝对让你大跌眼镜和豁然开朗的颠覆性实验结论,古拉老师认为这可以给西方科学对梦的研究一个很好的启发方向。

梦的相关典故中国古有《周公解梦》,西方有奥地利医学博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周公解梦》是靠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于民间流传的解梦书籍 ,共有七类梦境的解述。书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孔子梦的“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在儒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广为流传度的理论必定是有某些可信的地方,虽然它并不一定就是真相的全部部分,中国的学术很难成为“科学”就在于它只有结论,而没有论证。而西方的弗洛伊德对于梦境的研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换言之,就是人们高度错综复杂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们思想活动还处在清醒状态下的一种延续。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指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梦。隐梦则指梦的真正含义,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对梦进行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

其实这两种理论在古拉莓尔老师现在看来却已经是过于虚浮,但又有一些相通性。比如梦的预示性,和梦与潜意识的关系。古拉老师说其实她并不了解紫微斗数的原创始人陈抟先生自己是否知道,他创作的这一套命理数术却可以让后人清晰的看到自己做梦的内容。你可以把现在的量子纠缠理论带入进去,而这个量子纠缠是24小时不停轮转的,包括你睡眠的时间。也就是说你做梦的内容仍然与各个方面有着量子纠缠,该有什么“象”就会出现什么“象”,只是因为梦是高维度,限制性比三维世界要小很多,所以它的呈现形式会比现实世界更“精彩”。

那么你现在还认为上帝不掷骰子吗?

免责声明:本页相关内容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此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1)
上一篇 2022年11月7日 下午6:41
下一篇 2022年11月7日 下午7: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