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你已习惯清饮了,长沙喝茶,品茶资源安排166威7061垫3656也喝过很多种茶了,你和品茶之间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稍微迈一步,就可柳暗花明。
如何破?《红楼梦》里妙玉曾嘲笑贾宝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其实,是否为“品”,关键不在于你是喝一杯还是一大碗,更在于你喝得是否够精致;也不在于你用多高档的茶叶茶具,而是你的心思是否足够细腻。
“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假辨味,俗莫大焉。 ——屠隆”
培养一颗细腻的心,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安静。先慢下来,别再随意地往杯子里抓一把茶叶,开水一冲草草了事。我每次喝茶前都要收拾屋子,有时甚至是要花一两个小时做个大扫除,环境足够整洁妥帖后才肯坐下来烧水泡茶。日本茶道里主人会在茶会正式举办的前几天就开始张罗准备,庭院都要细细清扫过,客人来之前还会在草地上洒上清水,营造清新自然的感觉。甚至有人还会在自己身上贴上一块大大的湿布来回走动,为的是吸附茶室内漂浮的棉絮灰尘。不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矫情,但正是这股子的认真与细致,才能在荒芜的人世里实现某种可能的完美。在打扫的过程中,净化身心。
准备工作除了打扫,当然还有挑选合适的茶具,布置一张应景美观的茶席,准备足够清洁有活力的水,然后再开始烧水泡茶。至于泡茶的技巧和方法,无外乎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三个要素,当然还有注水和出汤的时机、角度,这是一个漫长打磨的过程,开始时可跟随信得过的老师同伴学习。
好了,现在面对你花费了如此大精力心血泡出来的茶,你还会囫囵吞枣一吸而尽么?不会了,你会对这杯茶肃然起敬,如此,你也是在尊敬你自己。
倘若你泡出了一杯可口甚至惊艳的茶汤,你会深感满足,一种喜悦油然升起。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喝茶时会带着微笑,至此你也从墙外行人,变成墙内笑佳人
如果你步履匆匆,心思忙乱,这样路边的花哪怕盛开千百次,你一次也不会遇到过。同样的,如果你不够安静沉稳,每次都把茶当作寻常解渴之物,就算有人拿顶级金骏眉或者牛栏坑肉桂给你喝,你又能品出什么呢?
如果你步履匆匆,心思忙乱,这样路边的花哪怕盛开千百次,你一次也不会遇到过。同样的,如果你不够安静沉稳,每次都把茶当作寻常解渴之物,就算有人拿顶级金骏眉或者牛栏坑肉桂给你喝,你又能品出什么呢?
经过了前面四步的积淀,你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静静地品一杯茶了,去享受茶在水中盛放的美好吧。
第五,以色品茶。
把干茶从茶叶罐中取出,放置在赏茶荷上的茶叶有如睡美人一般等待唤醒。这是你与他的第一次相遇,放慢呼吸,静静观赏。西湖龙井呈扁平状糙米色,有如以前窗棂上糊的那层窗户纸,在烛光的映衬下透露出温暖色彩;白毫银针满批白毫,有如冰雪笼罩的松树,“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高山乌龙是深绿色半球形,里面浓缩了一整座森林的花果草木;祁门红茶细碎紧结,像洒在奶油蛋糕上的巧克力屑。
品茶如与茶谈一场恋爱,就把它当作你的恋人吧!你们的初次相遇想必是带了一点点羞怯与好奇的,就勇敢地怀着欣赏的眼光去注视它,好在它不会被你灼热的眼光所吓到。
不知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收到一封爱人的信,拿到手中整个身子都会被幸福充满,光是那信封都要来来回回翻看好几遍,迟迟不舍得拆开。终于下定决心拆了,也会十分地小心翼翼,生怕撕坏了一个角。审视干茶就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当你欣赏完毕,投茶入壶时,也要如此小心翼翼,你总不想摔坏你的睡美人吧?
热水一冲,随即出汤,这是你与它的第二次相遇,如何?是“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么?还是有如海上明月呈现金灿灿的琥珀色?当然如果你的茶足够成熟,泡出来定是那夕阳洒落下的一抹余晖,红艳诱人。
为了欣赏这汤色,初学者顶好选用一款玻璃公道杯,让光线毫无挂碍地穿透茶汤,在你的眼中写下它清透无染的美丽。
时间悠悠地飘荡而过,壶中茶已经泡淡了。完成使命的茶被你从壶中取出,是要直接抛弃到垃圾桶或水池里么?不不不,取一干净的水盂,承接这凋落的花瓣。在水盂中静静欣赏泡完的茶叶,这叫茶底。初次见面你们彼此还很陌生,时日渐久终于走到今天,它现在已肯把自己所有的底细和秘密交付与你。它是鲜嫩水灵的芽头(碧螺春、竹叶青等)么?还是风吹过的旗帜般的一芽一叶?或许是世上最擅歌唱的一只鸟嘴(雀舌——一芽二叶)吧?有时甚至是一整段枝条(比如高山乌龙)摆在你面前。它是否还保有青春的绿色?甚至莹薄有如婴儿般娇嫩皮肤(如安吉白茶)?或许它已红妆素裹,乃至像烧焦了的木炭一样黝黑苍老了。它的清白,它的皱纹,它的伤疤,它的历史,就这样明明白白呈现给你了,这就是它的诚实和可爱。
第六,闻香识茶
看过《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的人,想必都对这一段镜头拍案叫绝。双眼失明的男主人公,跟随陌生女子的袅袅香水味,跳了一段优雅性感的探戈。香气能用来识人,同样能用来品茶。 有的花开的平平无奇,但其香味却淡雅迷人。有的茶粗枝大叶,但其香气却出类拔萃。如果只用眼睛去欣赏一朵花,而不凑近了闻一闻,那不知要错过多少美好。 香气在哪?香气在干茶里就有了,捧起盛放了干茶的赏茶荷,深嗅一下。这时的香气还不很明显,它还只是一个花苞。用热水温一温你的壶或者盖碗,将干茶投放其中,盖上盖子轻摇两下,睡美人已渐渐苏醒,干茶的香气伴随壶中的水蒸气袅袅散发,想必你已经闻到了花开的消息。热水一冲,随即出汤,鲜花盛放。先闻一下出完汤后泡茶器(壶或盖碗)里的香气,要记得只开一小口即可,小心被喷涌而出的扑鼻香气冲昏头脑。怎么样?是海风吹来的潮湿海苔味么?还是婴儿身上散发的奶花香?是山谷里隐隐传来的兰花香?还是有如九月的桂花满街开放?是寒风四起的街头飘散而来的烤红薯?还是爷爷家厨房里的柴火灶? 手中端来一杯茶,先不要急着喝。放在鼻端细细嗅一下,有些香气要凑近了才能闻到,有些却要放远了才好。拿着茶杯在鼻端来回摇动,仿佛佛祖拈花微笑。 听说过杯底香么?一杯茶喝完,不要着急放下。有时空杯里的香气极富层次感,值得细细品味。一款好的香水有前调中调和后调,一款好茶同样如此。干茶香是前戏,过水后的壶中茶是发展,杯中香是高潮,叶底香是尾声。碰到一部好看的电影没有人会放弃结局不看,叶底香虽然淡薄和低沉,但另有一股温柔圆润的气质在。 不仅壶中的茶香,公道和杯子的汤水香和杯底香各不相同,每一泡茶的香气也富有变化,前一阵还是“冲天香阵透长安”,不一会就变成“竹气荷香夜转清”了。而所有香气,热嗅、温嗅与冷嗅各不相同,只待有心人细细体会了。
第七,以味品茶
品茶,说到底还是要用嘴巴来试。专业评茶有五项因子审评法: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其中滋味所占权重最大。这就好比你要读懂一个人,看他的样貌、着装、背景、品行,乃至听人介绍他的过往,都没法完全认清此人。唯有亲自与他交往、过事,才能看到他的本来面目。
闻香有热嗅、温嗅与冷嗅,品茶亦是如此,不同温度下茶汤的滋味会有不同呈现。茶汤甫一入杯,端起茶杯后自是先观汤色、闻香气,再品饮。此时茶汤温度偏高,待不烫口后可以啜吸的方式吸入口腔,空气带动茶汤不停在口腔打转,会充分刺激口腔中各个部位的味蕾与细胞,滋味感受会比单纯吞咽茶汤来得明显。
喝下第一口茶,感受下它的收敛性与回甘。高温茶汤会凸显一款茶的燥感,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口腔的上颚,可用舌尖从牙齿后方一直扫到咽喉处,查询是否有干涩的感觉。之后体会舌面及舌底,舌面是否板结?舌底唾液分泌是否顺畅?舌根到咽喉处有没有回甘的感觉?
之后,主人倒下第二杯茶,在等候茶汤温凉的过程中,要继续回味。有时候一款茶喝时还不觉得怎样,但是后续的回味却很是美妙持久,口腔当中氤氲的茶香久久不散,回甘袅袅,令人心醉。
接下来的第二杯茶是温饮,此时茶汤温度需放凉到40度左右,最适宜的味觉产生温度是10-40℃,尤其是30℃最敏感,大于或小于此温度都将变得迟钝。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舌的前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靠腮的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而舌根对苦味比较敏感。此外鲜味多是由富含氨基酸、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等的食物带给人的一种复杂而醇美的感觉,这是口腔中(多在舌面上)的一种复合感受,包含了触觉与味觉。而辣味是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粘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涩味则是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口腔中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辣味和涩味应归类于触觉而非味觉。
具体到茶汤里,茶中的滋味一般有苦味、甜味、酸味、鲜味和涩味五种。在你最敏感的温度下品饮茶汤,悉心感受茶汤里的各种滋味。很多时候茶汤里的味道是转瞬即逝的,需要你足够敏锐才能捕捉得到。
同时,我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体会,脑海中储存下你闻过的花草的香气,品尝过的各种食物的滋味,在品饮茶汤时多去联想,比如说这款茶有红薯的香气,有荔枝的滋味等。多联想,多表达,能帮助你更快成长。
另外,你的感受不要只停留在口腔中,茶汤从口腔滑入咽喉,再通过食道到达胸腔与腹腔。茶汤经过的地方好比身体里的管道,水在流经管道的过程中会给管道带来冲击,它的整个运行轨迹我们称之为水路。有些茶汤水路清晰细腻,你可以清楚地感知它从口腔一直滑到胃部。有些茶汤水路柔和饱满,仿佛一入口便像香气一般消融开来。有些茶汤水路艰涩,仿佛沙石垃圾污染的江河,所过之处对河床管道均造成了伤害。不仅口腔干涩板结,甚至会有锁喉、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
你会发现,很多成熟茶人在品茶习茶的过程中会渐渐抛却味觉而侧重于触觉,也就是对一款茶汤水路的感受,还有随之而来的身体反应。甜也好,苦也罢,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但是当它经过你的身体,并被你吸收后,却给你带来了改变。好茶会让你精神焕发,拨云见日,或者像冬夜的炉火般给予你温暖慰藉。糟糕的茶会让你垂头丧气,会让你紧缩封闭,有如江南的梅雨浇得你浑身不舒爽。
我们品茶时还要分辨茶汤中的香气,一款好茶不是单纯闻起来香,这香气还要能融入汤水中,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香入水,水含香”。
接下来,你还可以尝试喝一杯完全放凉的茶。温度的降低往往带来甜爽度的增加,同时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倘若这款茶依旧能喝到水中的香气,说明这款茶留香持久,品质优异。
一款好茶,第一杯惊鸿一瞥,却可惊为天人。第二杯百转千回,让人心醉神迷。第三杯余韵悠长,回想起来只让人感叹,佳人难再得
红茶--
又称发酵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汤色以红色为主调,故得名。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代表茶有滇红、宜兴红茶
乌龙茶--
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有绿茶的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免责声明:本页相关内容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此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买卖依据。